资讯中心

开学第一课: 仪博在路上——传承剪纸非遗技艺


愉快的暑假结束了,小朋友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9月14日上午,仪征市博物馆走进市青山小学,教学“手中的剪刀会‘说话’”省级优秀社教活动项目,增强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愉快的暑假结束了,小朋友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9月14日上午,仪征市博物馆走进市青山小学,教学“手中的剪刀会‘说话’”省级优秀社教活动项目,增强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馆长刘勤阿姨为孩子们介绍了仪征市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并为孩子们送上了书籍及笔记本,希望开学之礼能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剪纸小课堂开课啦!社教部工作人员通过剪纸教学PPT播放,让孩子们了解扬州剪纸的发展历史、用途,认识月牙纹、太阳纹等剪纸语言,知道剪纸的起稿、剪刻、揭离等具体过程。
  社教工作人员向孩子们展示了一幅幅炫目的、巧夺天工的剪纸作品,并耐心地讲解每一幅作品的内涵、寓意。孩子们被剪纸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魅力震撼,不禁赞叹连连,激发了学习剪纸的兴趣,个个跃跃欲试。
  在工作人员手把手的剪纸教学下,孩子们开始练习花朵的制作方法。一朵一朵又一朵,有四瓣的、五瓣的还有八瓣的,有圆形的太阳花,有尖叶的康乃馨等等。一把剪刀、一双巧手、数张彩纸,再加上一点创意,“纸艺之花”美丽绽放了。
  仪征市博物馆推广剪纸教学活动,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剪纸兴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等,让孩子们能够静下心来自由发挥想象,运用手中的剪刀,“说”出自己的心声。今后,我们将陆续走进各个学校,让剪纸艺术在孩子们心中绽放。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