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足不出户逛仪博之四——西汉铜镜


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攻坚克难之际,仪征市博物馆也积极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自2月2日起,我馆陆续推出网上文物赏析、在线文物展览,让观众在家里就能欣赏到仪博瑰宝,领略馆藏精品风采。

   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攻坚克难之际,仪征市博物馆也积极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自22日起,我馆陆续推出网上文物赏析、在线文物展览,让观众在家里就能欣赏到仪博瑰宝,领略馆藏精品风采。

   本期推出的是《明镜照古今——仪征博物馆馆藏古代铜镜特展》之《继往开来的西汉铜镜》。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继往开来的西汉铜镜

   铜镜作为古人正衣冠、饰面容的生活用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晚期沿用至明清,在中国青铜器群中自成体系。它以精良的铸造、丰富的铭文、华丽的纹饰,成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独具特色的瑰宝。

   汉代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铜镜作为日常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成为当时青铜铸制的重点。西汉前期的铜镜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铜镜仍沿袭战国镜的风格中期以后镜体逐渐厚重,一些新的镜类流行起来,纹饰题材有了重要突破,对后世铜镜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西汉早期铜镜

   仪征地区出土的西汉早期铜镜具有时代特征,总体上仍沿袭战国晚期铜镜的形制特点和纹饰风格,但也出现了新的形式和手法,有别于战国镜,表现在蟠螭纹镜上,有的铜镜内圈还配置了铭文,同时开始出现草叶纹镜等新的类型。

 

【精品铜镜介绍】

 

四叶蟠螭纹镜:1999年仪征市刘集镇联营赵庄汉墓出土,蟠螭纹是战国、西汉比较流行的铜镜纹饰之一,形体复杂多变,镜背中主纹为四组蟠螭纹,精美繁复,刻划流畅,铸造优良,堪为铜镜中之佳品。

 

 

“见日之光长乐未央”铭草叶纹镜 :2010年仪征市新集镇庙山村下洼7号墓出土,草叶纹镜是西汉早期出现的新镜种,此镜背饰有柿蒂纹钮座、四乳钉、桃形花苞、双层草叶纹等,同时“见日之光长乐未央”吉祥铭文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

 

 

2、西汉中期铜镜

   西汉中期以后,镜体变厚重,弦纹钮被圆钮取代,地纹消失,主纹突出,此时的铜镜主题纹饰比较简单,铭文成为铜镜纹饰的组成部分。这时期主要流行日光镜和昭明镜,镜名是以镜上的铭文内容而定的,其中昭明镜出土数量为本地区之最。

【精品铜镜介绍】

“日有熹”铭瑞兽连弧纹镜:2009年仪征市新城镇长田砖瓦厂汉墓出土,镜背饰有老虎、兔子等瑞兽纹,十分精美,是扬州乃至全国同类镜中罕见的奇特品种,同时刻有“日日有熹(喜),月有富”等铭文。西汉中期,铭文成为铜镜纹饰的组成部分,吉语、箴言等铭文流行字体多为小篆或隶书,反映当时人们祈求高官、子孙蕃昌、长生不死的社会思想和意识形态。

 

鎏金四乳四虺纹镜:2010年仪征市新集镇前庄砖瓦厂汉墓出土,镜背主纹为四乳钉与四虺相间环绕,四虺头部分别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修饰,其余空间用简单鸟纹填充。铜镜通体鎏金,在本地区出土的汉镜中极少出现,也是扬州地区首次发现,极为珍贵,反映了汉代铜镜制作工艺高超的水平。

 

3、西汉晚期铜镜

   这一时期铜镜开始出现较大变化,主要流行日光镜、昭明镜、四乳四螭纹镜以及博局镜。镜背装饰以四神为中心,形象各异的禽鸟、瑞兽成为主题纹饰,有四乳禽兽镜、四乳四神镜、多乳禽兽镜、博局镜等。其中以博局镜为最盛行,以多乳禽兽镜为最精致。仪征博物馆藏博局镜纹饰丰富,有四神纹、卷云纹、禽兽纹、简化博局镜等。

【精品铜镜介绍】

 

西王母博局镜:1999年仪征市胥浦镇先进村汉墓出土,镜背中西王母头发戴胜,衣领交叉,席地而坐,左侧一只玉兔面向西王母举杵朝臼捣药,另外饰有玉兔与凤鸟,两对凤鸟、瑞兽与羽人三组图像。在汉代西王母是神话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拥有不死之药,成为人们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

 

四乳四神纹铜镜:2010年仪征市新集国庆前庄汉墓出土。镜背饰有柿蒂纹钮座,主纹由四枚带圆座的乳钉分为四组,分别为羽人戏龙、玄武配蟾蜍、虎与羊、朱雀与鸟,纹饰刻画细腻生动,铸作精良

 

【铜镜小知识】汉代铜镜的纹饰
  从铜镜纹饰上看,西汉早期铜镜有些还保留了一些战国铜镜的特点,如地纹、蟠螭纹等,草叶纹在早期也有出现。

 

  草叶纹

   西汉中晚期时,铜镜的主题纹饰日趋简洁朴实,流行的纹饰有草叶纹、星云纹、四乳四虺纹等,蟠虺纹镜新出现并流行,博局纹镜开始出现,此时铭文已成为整个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星云纹
  
西汉晚期至东汉前期,连弧纹镜、蟠虺纹镜继续流行,博局纹镜最盛行,图案有四神、动物、禽鸟及羽人之类,以四神为主,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

四神纹

   东汉中晚期时,连弧纹、博局纹继续使用,人物神仙故事如“东王公”、“西王母”等神仙内容和车马画像及神兽等纹饰出现较多。

西王母纹

 

【铜镜小知识】汉代铜镜成分

   中国古代文献《考工记•六齐》中记载 “金锡半,谓鉴燧之齐”。两汉时期铜镜的合金比例比较稳定,铜的含量为66%—70%,锡23%—24%,铅4%—6%。由于汉镜含锡量高,有利于镜表面的抛光。铜镜中加入一定量的铅,因为铅溶液环流状态良好,有助于镜面干整,减少气泡,提高铸造文字和花纹的清晰度,艺术效果极佳。汉代铜镜制造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青铜合金技术的杰出成就和发展水平。

 

《天工开物》穴取铜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