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仪征市博物馆官方网站!
仪征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时间:上午9:00-11:30 下午2:00-5:00(周一闭馆) 服务电话:0514-83433771

资讯中心
足不出户逛仪博之八——两宋铜镜
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攻坚克难之际,仪征市博物馆也积极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自2月2日起,我馆陆续推出网上文物赏析、在线文物展览,让观众在家里就能欣赏到仪博瑰宝,领略馆藏精品风采。
庚子新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攻坚克难之际,仪征市博物馆也积极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自2月2日起,我馆陆续推出网上文物赏析、在线文物展览,让观众在家里就能欣赏到仪博瑰宝,领略馆藏精品风采。
本期推出的是《明镜照古今——仪征博物馆馆藏古代铜镜特展》之《秀丽世俗的两宋铜镜》。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秀丽世俗的两宋铜镜
铜镜作为古人正衣冠、饰面容的生活用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晚期沿用至明清,在中国青铜器群中自成体系。它以精良的铸造、丰富的铭文、华丽的纹饰,成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独具特色的瑰宝。
宋代社会动荡,但社会生产力却发展到一个高峰,手工业兴旺,商品经济繁荣,铜镜的使用在人们生活中更加普及,铜镜形式更加多样化,有圆形、方形、菱花形、钟形、桃形等。这时期不仅官府造镜,私家作坊造镜也非常流行,此时铜镜更重实用性,而轻装饰性。
【精品铜镜介绍】
北宋孔雀纹方镜:方形,小圆钮。绕钮配置一回首孔雀,颈部细长,双翅展开,尾屏张开。整个画面以孔雀为主体,特别是美丽的尾屏,不仅使孔雀装饰得秀美,而且恰到好处的适合了方形构图。
宋仙人龟鹤纹柄镜:1985年仪征县曹山乡茶蓬村出土。镜圆形有柄。镜背左侧一枝粗壮的松树,枝叶繁茂。树下一仙人着长袍,有头光。右侧一侍者托物,中有一仙鹤昂首敛翅面向侍者,一灵龟昂首向着仙人的方向爬去。素窄边,棱边与柄棱边相连,柄上部有“周原造”铭文。
南宋“湖州石十二郎”铭葵花镜:1984年仪征县文物普查时征集。六出葵花形,小圆钮。钮右侧长方形框内竖饰两行铭文:“湖州石十二郎炼铜无比照子。”素缘。
南宋“湖州真石家念二叔”铭桃形镜 :桃形,又称盾形。桥钮,钮右侧长方形框内竖饰两行铭文:“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素缘。
南宋吴牛喘月纹柄镜 :2008年仪征市东门水关遗址出土。圆形有柄。镜背图案为典故“吴牛喘月”。图案共分为三区,由上而下分别表示天、海、陆。其中海区为汹涌澎湃的海浪。天区描绘了一轮明月高挂天空之上,周围群星环绕。陆区描绘的是陆上的一头水牛昂首朝天、正躁动不安地奔跑。
【铜镜小知识】古代铜镜成分
铜镜是由铜、锡、铅等金属元素熔炼而成的铜铸品,在不同时期比例有所差异。两汉时期铜镜的合金比例比较稳定,含锡量高,加入一定量的铅,有利于镜表面的抛光,提高铸造文字和纹饰的清晰度。
宋初以后,由于北方与契丹政权对峙,铜原料缺乏,铸造的铜镜为黄铜质,合金比例发生了变化,含锡量减少,含铅量大增,这成为鉴别宋代乃至以后各朝代铜镜的重要依据。
明《天工开物》穴取铜铅图
【铜镜小知识】吴牛喘月纹镜
“吴牛喘月纹”主要流行于金代,取材于吴牛喘月的典故:生于江南的水牛,非常惧怕炎热,看见月亮都误认为是太阳,故喘。装饰有此种图纹的镜子,或被称“吴牛喘月镜”或被称“犀牛望月镜”。
南宋吴牛喘月纹镜
【铜镜小知识】湖州镜
湖州镜是南宋湖州(今浙江吴兴)铸造的铜镜,出现于北宋后期,多作葵花形。一般镜背铸有商标性质铭记,为全国畅销的名牌产品,有官府铸造的,如“湖州铸造局”,还有大量的私家作坊,如石家、李家、徐家、蒋家、杨家等,尤其以石家为最负盛名。(插图:湖州镜)
南宋“湖州石念二叔”铭亚形镜
相关新闻
5.18与博物零距离丨仪征市博物馆“流动图片展”走进仪化二小
2023-05-19
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 纸墨汉风——滕州汉画艺术展
2023-05-19
2023-05-19
5.18国际博物馆日 |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仪博邀您一起来参与
2023-05-11
抓安全促生产 | 仪征市博物馆开展消防安全、防暴恐培训暨演练活动
2023-05-05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