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仪征市博物馆官方网站!
仪征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时间:上午9:00-11:30 下午2:00-5:00(周一闭馆) 服务电话:0514-83433771

资讯中心
足不出户逛仪博之四十四:勤廉从政 先贤为鉴(上篇)
自2月2日起,我馆陆续推出网上文物赏析、在线文物展览,让观众在家里就能欣赏到仪博瑰宝,领略馆藏精品风采。本期推出的是《鉴史倡廉 清风峻节——仪征市廉政主题文物展》之《勤廉从政 先贤为鉴》。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2月2日起,我馆陆续推出网上文物赏析、在线文物展览,让观众在家里就能欣赏到仪博瑰宝,领略馆藏精品风采。本期推出的是《鉴史倡廉 清风峻节——仪征市廉政主题文物展》之《勤廉从政 先贤为鉴》。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勤廉从政 先贤为鉴(上篇)
《鉴史倡廉 清风峻节——仪征市廉政主题文物展》以“廉”为主线,以 “德”与“法”为内涵,主要展示仪征历史上的廉政人物、故事和文物。通过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廉洁元素,体现了崇德尚义、廉行天下的永恒追求,彰显了历史回望中的家国情怀和廉洁传承。
仪征历史上作为风物淮南第一州,山河形胜,人杰地灵,这里既是许多一心为民的官员的故乡,也是主政一地、造福一方的名臣良吏的事业起点,无数仁人志士清正自守、清廉为官,造福乡梓,留下了一段段有关勤廉为民的千古佳话,对后世产生长远而积极的影响。
【精品廉政文物】
清廉高节 柳植
宋故吏部侍郎柳公(植)墓志
高111、宽111厘米
1977年仪征县曹山乡出土
1977年仪征县曹山乡发现一座砖石结构的墓葬,墓葬早期被盗,墓内随葬品已不存,仅出土一盒墓志,墓主人柳植在《宋史》卷二百九十四·列传第五十三有传,为真州人,自奋为学,举进士甲科,历知寿、亳、蔡、扬四州,分司西京,官衔吏部侍郎,正四品,其“吏有贪暴者,必奏劾之”,“家无长物,时称其廉”,是一位有声望的清官。死后葬于扬子县庆云里。该墓志现藏于扬州博物馆。
烧船称钉 许元
许元(989-1057年)字子春,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宋仁宗庆历初年,许元出任江浙荆淮制置发运判官,负责征收茶盐等税,向京师运送谷粟等事。许元“为吏强敏,尤能商财利”,“其术长于治财”。到任后,采取果断措施,“悉发濒江州县藏粟,所在留三月食,远近以次相补,引千余艘转漕而西。未几,京师足食”。许元由判官升为副使,再升任发运使。许元在任达13年之久,“考故事,明约信,令发敛转徙,至于风波远近迟速赏罚,皆有法”。他除对漕运制度多有改革之外,著名的“许元称钉”典故:“先是官造船虚破,钉鞠以入水不可称盘。乃取新船焚之,火过得钉鞠,数校所破终十之一,自是立为定额"。巧治豆腐渣工程,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贪污腐败。由此首创 “材料定额”。
宋故虞部员外郎许君(恢)墓志
高54.5、宽55.5厘米
1983年仪征县曹山乡永丰大队林业队出土
持身廉俭 许宗孟
宋故奉议许君(世京)墓志铭
1983年仪征县曹山乡永丰大队林业队出土
1983年在仪征化纤工地(原曹山乡永丰大队林业队)发现许世京墓志。志盖篆“宋故奉议许君墓志铭”,墓主人许世京为许元次子,积官自监薄七迁为奉议郎,官至五品,其为人明锐,持身廉俭,临官尽公,人无敢以私请者。当其可为,虽强御不惮。至其不合,则奉身玄之,无顾惜意。铭曰:诬伪取贵,贪污取富,彼谋则臧,亦遗其咎。哀哉世京,勿予勿取,廉不近名,公不私授。
高风亮节 潘良贵
碑文作者潘良贵(1094—1150年),字子贱(原名京,字义荣),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登上舍第,为太学博士,累迁提举淮南东路常平。潘良贵居官刚正不阿。晚年贫甚,无以为葬,高宗赐钱50万。时婺州有"三潘",即"富潘"、"贵潘",而良贵号称"清潘"。
文中记述了孔子《论语·述而》《论语·季氏》等相关内容,字里行间体现了儒学对宋代理学思想的影响。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将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南宋三戒文残碑
高52.5、宽88、厚11.8厘米
1963年仪征县新城乡新华村宋墓出土
忠贞爱国 文天祥
明正德十年宋文丞相画像赞碑拓(YB1391)
高123、宽81.5、厚14厘米
1980仪征市东门小街征集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元兵南侵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其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流传后世的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文天祥于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到真州,在此筹划抗击元军收复失地的大计,以后兵败被俘去元都时又途经真州。《道光重修仪征县志》:“仪真东门外大忠节祠,祀宋丞相信国文公。” 碑上半部正文内容是明正德十年(1515)监察御史寿光刘澂甫作赞歌颂文天祥;下半部线刻绘有文天祥像,像戴高冠,面目传神,形神丰伟。画像右侧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九月九日仪征县事张枢所跋,内容记述了他发现此碑的过程。碑正文、画像、题跋俱在,内容丰富生动,反映出仪征人们对抗元名臣文天祥的敬仰之情,证实了文天祥与真州的紧密联系。
相关新闻
5.18与博物零距离丨仪征市博物馆“流动图片展”走进仪化二小
2023-05-19
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 纸墨汉风——滕州汉画艺术展
2023-05-19
2023-05-19
5.18国际博物馆日 |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仪博邀您一起来参与
2023-05-11
抓安全促生产 | 仪征市博物馆开展消防安全、防暴恐培训暨演练活动
2023-05-05
2023-05-05